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接龙大全 成语接龙大全
用马革裹尸造句四年级上册_马革裹尸的意思和用法
tamoadmin 2024-09-07 人已围观
简介1.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2.马革裹尸的造句 马革裹尸[mǎ g? guǒ shī]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临阵脱逃
1.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2.马革裹尸的造句
马革裹尸[mǎ g? guǒ shī]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临阵脱逃
马革裹尸造句:
1、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2、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3、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4、他为国鞠躬尽瘁,燕然勒功,经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国家终于恢复治安,他真是死而后已啊,但他死后被人陷害,马革裹尸,真可惜。
5、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6、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7、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8、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9、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10、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11、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12、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13、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马革裹尸
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
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人声鼎沸:
那里人声鼎沸,我兴致勃勃挤上前去,看见几个醉心于文艺事业的姑娘扭动轻捷的身驱,正在翩翩起舞,她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天赋,其中一个的舞姿更是美妙绝伦,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我真不敢相信这小地方有如此高水平的演出。
校园人声鼎沸,不时掺杂着吉他演唱和优扬的乐器旋律
马革裹尸的造句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
形容战死沙场,用马革裹尸。
造句:我愿意为国家征战沙场,就算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妇孺皆知 和 马革裹尸 是什么意思?妇孺皆知 (fù rú jiē zhī)
解释: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裹字是什么意思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释义]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语出] 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正音] 革;不能读作“ɡě”。[辨形] 裹;不能写作“里”。[近义] 赴汤蹈火 决一死战[反义] 临阵逃脱[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结构] 主谓式。[例句] 作为军人;应以~为荣。[英译] die on the battlefield
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出白何处?它是什么意思?本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决心
千古一帝亘古传,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原句是:千古一帝亘古传,马革裹尸英魂还
直译要结合文章背景,只从字面看,几千年有这个帝王的成就恒久的在世间流传(应该是秦始皇),但第二句马革裹尸英魂还指秦始皇在南巡途中病亡。
千古一帝亘古传,马革裹尸英魂还,是什么意思现代文翻译:
千年以来,功业第一的一位帝王,他的英名影响亘古流传。
战场上英勇作战,牺牲后,以马革包裹尸体,英雄的魂魄随之回来了。
"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十月围城》中大反派阎孝国的台词。本来这句话是东汉的军人马援说的:“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表达了他志在四方,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
《十月围城》这里化用了这句话,而且说得更狂热了:连马革裹尸都不需要了,哪怕死无葬身之地曝尸荒野也没关系。言下之意是:为国捐躯本身已是自己与家族无上的光荣,得此殊荣死而无憾了。阎孝国(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以死报国”的含义)这种狂热的忠君爱国思想,被用在这里,与革命党“向西方学习、打开国门、平等、民主共和、自由博爱”之类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表达了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观念上的本质不同。
导演在这里并没有否认阎孝国的爱国精神,但这种精神终归只能与封建社会一起走进坟墓。
顺便多说一句:其实满清末期的清朝文武官员乃至八旗子弟都纯属“ *** 儿郎当”“扶不上墙”的懦夫饭桶,真正有这档子忠君爱国思想的人,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
马革裹尸源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意思是指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战死沙场,但其原文有“还葬”,在战争中“还葬”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己方战胜,有贬低军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之嫌,遂有"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之说,突出军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我整理的马革裹尸的造句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马革裹尸的意思:
词目马革裹尸
拼音mǎ gé guǒ shī
解释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出处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马革尸还、赴汤蹈火、决一死战、背水一战、战死沙场、 捐躯疆场。
反义词临阵脱逃
马革裹尸造句:
1) 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2) 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3) 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4) 大丈夫应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岂能庸庸碌碌,寿终正寝?
5) 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6) 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7) 身为军人就该为国家效命,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死而无憾。
8) 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9) 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10) 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11) 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12) 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3)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14)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15) 纵然马革裹尸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也要怡然自乐,这是高雅的选择;纵然烦事多多也要潇洒快乐,这是国庆节的选择!祝国庆快乐!
16) 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17) 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18) 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19) 在抗战期间,无数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20) 那个什么马革裹尸,高中课文里有讲到的,我语文不行啊,上课就老打瞌睡。
21) 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22) 金鳞本非池中物,马革裹尸恩情负。
2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是谁不期望能够回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妻儿呢,每当这时艾伦就觉得阵阵心痛。
24)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5) 英勇的战士以马革裹尸的决心冲向敌人。
26) 上阵杀敌,为国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