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查询大全 成语查询大全
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_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和道理
ysladmin 2024-07-14 人已围观
简介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_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和道理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有关《孟子》的成语
2.谁能给我一些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要名称和概述
3.关于孟子的成语?
4.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5.孟子成语故事有哪些
6.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有关《孟子》的成语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齐东野语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晬面盎背 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断织之诫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断杼择邻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衡虑困心 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胶鬲之困 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因以“胶鬲之困”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壸浆箪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廉顽立懦 谓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披发缨冠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仆仆亟拜 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齐王舍牛 《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取诸宫中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嫂溺叔援 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神州赤县 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唐刘禹锡《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书》:“盖神州赤县,尊有所厌,非他土之比。”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视为寇雠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守约施搏 谓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语本《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以叔援嫂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逾墙钻穴 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鱼与熊掌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渊鱼丛爵 《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邹衍谈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左右逢原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示例故事
南蛮鴃舌 〖解释〗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要名称和概述
孟子的·成语很多,我要分享的是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关于孟子的成语?
成语: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处《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械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典故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刚坐下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然后再跑回去,盛了满满一杯水,想要灭火;但再跑出去时。柴草已化成灰烬了。何查和周孟学生时代就是一对好兄弟,光阴荏苒,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竟在回乡的火车站遇见了。尽管多年没见。两人还是认出了对方。随即热络地聊了起来。“何博士(此人以前极好读书,有此绰号)。好久不见啊。这些年过得可还好?”周孟是个急性子。一上来就忍不住拍了一下何查的背。寒暄了一句。“也就那样吧。倒是你小子,上学时可是出了名的高情商,现在在哪儿做官啊?”何博士笑了笑,找了个位置,拉着周孟坐了下来。“嗨。我哪儿能做上官啊。自己开了一个心理诊所。当心理医生了。”“呵。赚了不少吧!这年头,开心理诊所的。怎么着也得月入上万吧。”“上万?做梦吧。我那个小诊所。地方小,人又少,租金还高,能盈利就不错了。”周孟说着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片刻。他又拉了拉何查的西服。羡慕道:“看你的行头。赚得比我多吧!”“哪有。你好歹是做老板的。我呢。替人家做事而已。”“那你也定是个白_。薪资很高吧。”何查摆了摆手。“经理算不上。工资高倒是真的。”然后不说话。伸出10个手指。“一个月一万?”周孟问。“是10万!”周孟惊讶地捂住了嘴。又低声道:“那你是干什么的!不做官又不开店,莫非”“哪是你想的那些东西,我是做高档茶叶的。现在那些领导啊。官员啊。甚至很多外国友人都好这口!我懂得多,又会外语。当首席顾问。自然薪资高了。”周孟砸了砸舌,“啧啧,现在何博士变成‘茶博士’了,又多金。我当年还嘲笑你书呆子,现在你做的真正是‘杯水车薪’的活计,而我赚的那点钱,对还沉重的房贷来讲也是‘杯水车薪’啊。看来,真是不能小瞧了知识的力量啊。”(江苏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吴其峻)小编说仅仅靠做“杯水”的工作——茶叶,何博士每月就能获得相当于一辆车价值的薪酬,这可真谓是“杯水车薪”啊。小作者将“杯水”的延伸义——茶水以及“车”的本义、“薪”的今意——酬劳,把三种意义组合起来,重新理解“杯水车薪”,新解合情合理又耐人寻味。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孟母三迁
拼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123
含义
旧时用以称颂贤母善于教子。
用法
用于褒义。
出处
① 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载:孟轲幼年因住处靠近墓地,嬉戏时就“为墓间之事”;孟母就把家搬到街市附近,孟轲又学“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边上,孟轲“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
②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他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孟子成语故事有哪些
茅塞顿开战国时,有个叫高子的人。因为他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老是三天打_两天晒网,所以学问没有多大长进。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就去请教当时的大学问家孟子。他问:“为什么我总是学不好呢?”孟子说:“你看,山上的小路虽然只有一点点宽,但经常有人走,时间长了,它就会变成一条大路。相反,如果很长时间没人去走,小路就会被茅草长满而堵住,变得没有路了。”“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到的知识不但零散,而且容易遗忘,那就跟没学一样。因此,需要多花工夫去巩固新知识,而且不能半途而废。现在,你要把这些堵塞住你内心的茅草清理掉,一心一意地学习才行!”高子这下明白了。从此以后,他改掉了不专心的坏习惯,每天认认真真地学习,学问很快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成语解释形容思想突然开窍,立即明白了某个道理。也形容心情豁然开朗。来源:小小艺术家
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亚圣孟子的一生极其精彩,他的一生是饱含智慧的一生,思维的火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始作俑者、孟母三迁等,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 到关于他的故事。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句成语虽然出自于圣贤孔子之口,孔子曾说:“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意思是:首先制作俑来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话出自孔夫子之口,但这个成语却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以 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这简短的对话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大王回答说:“没有什么区别。”孟子接着说:“王的厨房里 多的是肉,王的马厩里多得是壮马,而外边这么多饿殍。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野兽相食尚且被厌恶,何况是一国之君带着野兽来吃人 ,孔子曾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做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的吧,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这便是始作俑 者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这个故事依旧发生在孟子和梁惠王身上,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远交近攻,取合纵连横之计,连连征战,导致民不聊生,孟子见此十分怜惜百姓。 见此情形,孟子决定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 ,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与此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如出一辙。我曾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但是我看见自己国家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增多,而邻国的人也没有因此而减少,我感到很困惑。”
孟子的成语
1、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4、孔孟之道: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5、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6、有所作为: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7、于今为烈: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
8、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9、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0、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11、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12、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3、源源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4、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5、以身殉职: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16、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7、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8、一傅众咻: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19、一毛不拔: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20、南蛮?舌:?: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23、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24、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25、仆仆亟拜: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26、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27、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28、食箪浆壶: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9、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30、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31、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32、鱼与熊掌: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33、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34、丛雀渊鱼: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35、渊鱼丛爵:《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36、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37、?浆箪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38、?面盎背:谓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猜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9、以叔援嫂:《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40、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1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3、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1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1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4、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9、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0、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3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4、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3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6、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7、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3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9、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4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4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4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6、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4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8、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4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5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1、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52、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5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60、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6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2、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63、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6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6、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7、其进锐者,其退速。
6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7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71、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72、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7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74、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7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6、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7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今天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含义”,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